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申报》曾有刊载以下报道:“本馆及昨日十一钟接访员由洋电局来电,系武昌失守四字,本馆因近日川东乱象甚炽,恐系宜昌或他处之误,未敢遂行发表。”该报道中的事件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是
A.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加快了清朝走向覆灭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1年《蜀军政府对内宣言》指出:“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祖国之后,一切政治之腐败,尚当与民变革……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该宣言
A.强调了古今革命具有相通性B.意在论证反清民族革命的合理性
C.体现了民权主义的精神内涵D.说明古代农民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1910年到1911年,他们(注:指各省立宪党人,主张清政府立即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坚持新的要求,当不能得到满足时,这些要求就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

——【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其(各省立宪党人)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辞则甚激昂……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秘议“……吾辈公决密谋革命……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云云。

——徐佛苏在《梁任公先生逸事》


(1)据材料一,为什么说“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革命斗争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
2022-03-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辛亥革命时期,各党派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它们纷纷以标榜“共和”为宗旨。《申报》评论说:“不问党内宗旨如何,争相入党,以为运动机关”,“人党以后,悬挂徽章,猝然被人质问党旨,茫无以对”。这表明当时
A.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B.政党政治确立
C.民众思想觉悟迅速提升D.政治参与活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之所以有这场革命,根本原因是清朝到了末路,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内忧外患交迫,救亡图存的必由之路是结束满人统治。”该学者意在强调
A.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B.思想观念影响社会改造
C.资产阶级重视发动群众D.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中国人的思想和政府体制由于受到外国的影响,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新旧名流,从高官到旧绅士、从工商业界到学生界,改变了语言和思想内涵,些机构以至于主要传媒也借此表达思想。在体制方面按照外国模式,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的政府组织,政变了形成国家和社会的法律与制度。《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很多有识之士对1895年广州起义的失败扼腕叹息,叹其“事之不成”。这些变化都是革命性的。

——整理自[]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

材料二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使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永绝,1912年到1917,其间虽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但并没有使民国中断,一个仅当了83天皇帝,而另一个仅12天就迅速收场,之后再无人敢问津帝制。没有了皇帝,帝国主义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工具,在中国也无法建立起稳定统治。中国工农红军成立后,穿梭于各军阀控制的交界处,如鱼得水。

——摘编自方志钦《辛亥革命彻底革了封建帝制的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有利条件。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交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所示内容是何剑士 20世纪初的作品《遍地药线》。漫画中间地平线上拿着锄头的是清朝统治者。漫画下方文字是 “遍地药线,触机即发,铲地皮的,同一险杀”,左上方文字是“日以摧锄民气为事者请鉴”。图中现象体现了(  )
A.辛亥革命的起因B.清朝统治的腐朽
C.中国百姓的苦难D.革命形势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1年10月11日下午,当第一份中华民国军政府布告张贴于武汉街头时,“可谓万头攒动,许多人流下热泪,感到扬眉吐气”,随后湖南、江西等地纷纷响应;各国领事馆也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这些现象反映了
A.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C.武昌起义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D.资产阶级初步掌握了地方大权
9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中国共产党诞生③国民革命军北伐④武昌起义
A.④①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下列事件发生于辛亥年的是
①美国国家银行的建立 ②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
③德意志帝国建立 ④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