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观点认为“武昌之成功……其主因则在瑞徵一逃。倘瑞徵不逃……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以当时武昌之新军,其赞成革命者之大部分,已由端方调往四川,其尚留武昌者,只炮兵及工程营之部分。”此观点(     
A.肯定了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爆发的影响B.赞扬了新军士兵革命的主观能动性
C.指出了清朝贵族与武昌起义之间的关系D.说明了武昌起义的成功具有偶然性
2022-1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朝宣布铁路国有后,向外国银行借款筑路,引发民众对路权受损的担忧。有民谣称:“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外国占路权。”据此可知(       
A.革命思想已占主流地位B.爱国意识推动保路运动
C.保守观念阻碍对外开放D.重农抑商激化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清史资料载“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这里的“乱党”指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激进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义和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统计表。据此可知
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
13人5人3人3人4人5人5人

A.辛亥革命只是偶然的事件B.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不纯D.清廷仍有稳固的政治基础
2022-03-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内容是何剑士 20世纪初的作品《遍地药线》。漫画中间地平线上拿着锄头的是清朝统治者。漫画下方文字是 “遍地药线,触机即发,铲地皮的,同一险杀”,左上方文字是“日以摧锄民气为事者请鉴”。图中现象体现了(  )
A.辛亥革命的起因B.清朝统治的腐朽
C.中国百姓的苦难D.革命形势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下图是1911年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则广告折射出当时  
A.革命派把广告当作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B.商人利用时局巨变扩大产品营销
C.民国成立后商人投身中国政治变革浪潮D.民主共和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共识
7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中国共产党诞生③国民革命军北伐④武昌起义
A.④①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11年10月12日,刚刚到达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孙中山从一份地方报纸的报道上看到一个有关中国的消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便是尽快回国,以实现亲自领导革命的夙愿。这一消息应是
A.武昌起义爆发B.中华民国成立C.清帝退位D.同盟会成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报纸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而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与美国人的设想并不完全符合,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不同B.西方民主自由尚未在中国启蒙
C.中国留学欧美的学生思想保守D.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2021-10-26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