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学者陈锡祺、桑兵认为: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国的巨大成就。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太平天国在推翻清王朝中起了决定作用
B.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继承关系
C.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的目标、任务相同
D.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起了主力军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仍令待罪图功,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另饬令萨镇冰统海军,程允和统长江水师,既日赴援。"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
A.太平军欲进攻湖北B.英法联军逼近京师
C.北洋水师全军覆没D.革命军已光复武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武昌据天下上——北通燕赵。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其在此举矣。”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只有南京未动时,希望“英雄四起,光复神州。得南京则东南定矣。”叶圣陶评论的应是
A.辛亥革命B.定都天京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武昌起义后,部分旧官僚选择反正,或独立,或逃亡,部分立宪派开始投向革命,革命派则为建立全国性的共和政权而努力,外国列强则从观望转而寻找新的代理人。这些现象反映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民众基础
C.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D.资产阶级掌握地方大权
6 . 2020年抗击疫情中,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枣宜会战D.徐州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浙江咨议局大部分议员同情、拥护革命,积极谋划和平独立,分头与当政的满人接触……但总体上,因为立宪派的积极活动,浙江基本上可算兵不血刃,没有发生动乱,并拥戴立宪派领袖汤寿潜出任都督。这可以佐证立宪派
A.为结束君主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B.与革命派政治主张一致
C.以维护满洲贵族既得利益为初衷D.主导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2019-04-23更新 | 607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018-12-21更新 | 1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2018-06-10更新 | 5382次组卷 | 7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