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     
A.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B.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进展
C.工农武装割据成燎原之势D.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晚清的一份电报原文。该电报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军咨府致萨镇冰函稿

八月二十三日(10月14日)


敬启者:湖北事机危迫,时期万不可缓。贵大臣所辖之军队,务令迅赴汉口,攻击匪徒,沿途万勿延误为要。此颂日祺。

军咨府启

A.太平天国战局激烈B.清末新政成效显著
C.辛亥革命的突发性D.晚清民族危机加深
2022-05-24更新 | 56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辛亥革命时期,各党派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它们纷纷以标榜“共和”为宗旨。《申报》评论说:“不问党内宗旨如何,争相入党,以为运动机关”,“人党以后,悬挂徽章,猝然被人质问党旨,茫无以对”。这表明当时
A.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B.政党政治确立
C.民众思想觉悟迅速提升D.政治参与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学者陈锡祺、桑兵认为: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国的巨大成就。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太平天国在推翻清王朝中起了决定作用
B.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继承关系
C.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的目标、任务相同
D.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起了主力军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与“辛亥革命”的主要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中华民国建立并颁布《临时约法》B.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③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D.④保路运动为革命创造契机
6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指出,“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2021-05-21更新 | 1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史料记载:“四川铁路风潮日形紧张。革命潮流亦随之播荡,日甚一日。留东革命党人,向内地进发者,日有多起,不久或将有大事发生。”材料中的“大事”很快就爆发了。据此可知,该事件
A.促使学生成为革命先锋B.加速满清政府的覆灭
C.动摇列强在华统治根基D.打响北伐战争第一枪
2021-02-22更新 | 100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8 . 1911年10月中旬,《时报》发表社论《哀哉制造革命之政府》,希冀清廷“知所悔悟”。11月初的社论《论国民今日不可存疑虑之见》宣称,“今日战衅已开,政府与国民决无并存之望”。这反映出
A.《时报》的革命立场坚定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革命浪潮难以阻挡D.传媒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或自己领导地方宣布独立,或协助革命党人建立军政府,或促使旧官僚反正。立宪派的这些行为
A.表明其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B.推动了立宪运动的顺利进行
C.维护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D.影响了民国初年政局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这些省份的社会群体参与公推本省都督的情况见下表。由此可见
省别参与公推的群体省别参与公推的群体
湖北革命党人、部分咨议员及珅商代表浙江各界代表
湖南革命代表、省城士绅、商警各界代表江苏党人代表、新军、官绅
陕西革命党人、新军广西咨议员、革命党人、新军
贵州省城各机关及团体代表安徽咨议员
山西起义领导人、学界、警界代表广东各界代表
云南军、政、学、商各界代表福建福建同盟会分会
江西新军、绅学各界四川士绅和军官

A.共和制度正式确立
B.地方势力割据自立
C.南方力量走向联合
D.民主政治渐成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