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报道称:“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一手史料
②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可以佐证当时蒋介石具有革命牺牲精神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华民国史》记载,1910年留学生杨荫杭回家乡聚集同志,创设励志学会,借讲授新知识之机宣传排满革命。但是据杨绛回忆,其父杨荫杭1910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回国,执教北京政法学校,兼为肃亲王讲法律,辛亥事发父亲辞职回乡照顾祖母。据此可知
A.学术专著具有权威性B.历史叙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口述史料更有可信性D.综合两种说法可确认客观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史料记载:“四川铁路风潮日形紧张。革命潮流亦随之播荡,日甚一日。留东革命党人,向内地进发者,日有多起,不久或将有大事发生。”材料中的“大事”很快就爆发了。据此可知,该事件
A.促使学生成为革命先锋B.加速满清政府的覆灭
C.动摇列强在华统治根基D.打响北伐战争第一枪
2021-02-22更新 | 100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是一位高三学生摘录的部分史料。

这可用于解释
A.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成果的机缘B.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由来已久
C.同盟会难以承担革命领导重任D.袁世凯极力反对近代民主革命
2021-11-19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史料记载:“四川铁路风潮日渐紧张。革命潮流亦随之播荡,日甚一日。留东革命党人,向内地进发者,日有多起,不久或将有大事发生。”材料中的“大事”很快就爆发了。该事件
A.由中国同盟会策划发动B.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C.动摇列强在华统治根基D.加速了满清政府的覆灭
2021-02-0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料:10月31日,镇江关税务司戴乐尔给安格联写信:城内简直无人居住,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逃走了,只有几家小食品店还开张营业。道台衙门里除了道台和大约四个职员外,再没有别人,所有书办和文案几乎都跑光了。该史料最可能出自于
A.《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B.《甲午战争:一个意大利人的记述》
C.《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D.《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史料:到11月4日,“上海独立风声更紧,京官逃避天津日以千计”。有人在天津车站目睹,“适北京车到,车中填塞几满,旗妇初易汉装者尤多……又有逃官多人,易其服色,仓皇行走。”该史料最可能出自于
A.《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B.《国民革命:人民大革命》
C.《反洋教:索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D.《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
2017-12-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半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0年,由立宪派发起的四川保路运动遭到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立宪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闻讯发表文章称:“革命暴动之举,吾党所素不赞成也”,“而今日清政府多存留一日,则元气多所斫丧(斫丧意思为摧残)一分”“革命尚可以于万死中求一生”。以上史料表明立宪派
A.与革命党人结成了反清同盟
B.从保清转向反清
C.接受了革命党人的反清思想
D.以反清之名行保清之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