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中说,“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作者强调武昌首义(     
A.是一系列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是三民主义在湖北武汉实践的结果
C.推动了近代中国新的进步力量发展
D.是湖北的革命党人长期奋斗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结束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的历史B.体现了反帝反封的革命内涵
C.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和席卷全国的群众自发斗争,汇合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然而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混入革命阵营的立宪派、旧官僚,几乎一律镇压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群众武装。这说明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广大人民群众拥护辛亥革命
C.中国的社会转型任重道远D.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收效甚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2020-09-28更新 | 376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2019-12-20更新 | 8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
项目          类别 正途(进士、举人等) 异途(监生、行伍等) 新途(新式学生)
武昌起义前在职督抚 79.2% 20.8% 0
武昌起义后新任督抚 2% 5% 26.3%

据表,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
A.说明科举制出现重大变革B.极大地刺激了资产阶级参政热情
C.有利于地方军阀控制政局D.是当局政府面对危机的应急反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
A.《辛丑条约》签订引发庚子拳乱
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2018-06-10更新 | 5386次组卷 | 7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夷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先后担任宣布独立的各省的最高军政长官(都督)的身份背景,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
13人5人3人3人1人1人

A.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B.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
C.沿袭原有政治制度
D.爆发的社会基础广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