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2020-05-30更新 | 77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11年,革命党主导的上海《民立报》,称:“十九日武昌兵变闻有革党乘势起事,武汉交通已 断。”接着宣称“外国竟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矣,竟为革命军守中立矣”。这反映出
A.武昌起义赢得了国内外支持B.革命党人对列强抱有幻想
C.民族独立符合世界历史趋势D.武昌起义意在破坏交通
2020-02-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时间汉人(%)旗人(%)
1860—1900年79.120.9
武昌起义时70.829.2
武昌起义后89.510.5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武昌起义前,清王朝9个总督职位,其中汉族占据4个,最重要的直隶和两江总督是汉族的陈夔龙和张人骏;14个巡抚职位,其中汉族占据11个。这表明
A.晚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孕育出革命
C.清末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D.政治形势推动了权力格局变化
2019-09-11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练)-《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6 .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评价:“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①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②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
③照搬西方体制 ④民族资本主义孱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