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武昌起义爆发时,江苏议局议长、企业家张謇仍在为中国的和平改良而奔走;同年11月13日,清政府任命张謇为袁世凯内阁的“农工商大臣”,张謇却发表辞职通电,将政府“幡然降谕,许认共和”作为自己出仕的条件。张謇态度的转变反映了(       
A.官僚企业家的投机性B.清廷腐朽本质的暴露
C.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D.袁世凯复辟不得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结束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的历史B.体现了反帝反封的革命内涵
C.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华民国史》记载,1910年留学生杨荫杭回家乡聚集同志,创设励志学会,借讲授新知识之机宣传排满革命。但是据杨绛回忆,其父杨荫杭1910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回国,执教北京政法学校,兼为肃亲王讲法律,辛亥事发父亲辞职回乡照顾祖母。据此可知
A.学术专著具有权威性B.历史叙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口述史料更有可信性D.综合两种说法可确认客观事实
4 . 关于下列三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发生的B.都是为了救亡图存
C.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D.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2020-05-30更新 | 781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西北部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湖北新军起义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至中午时分,他们便完全控制了局势。由于没有真正的革命领袖在场,他们就推举并不情愿就任的清军协统担任军政府大都督。这场起义
A.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B.标志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D.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2019-06-09更新 | 6775次组卷 | 80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说,武昌起义能够成为辛亥革命首义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动摇清政府根本的关键实力。这一“关键实力”是指
A.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B.同盟会集结了革命军主力
C.成功依靠和发动湖北新军
D.清朝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