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 . 某班学生以“辛亥记忆”为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十九日(10月10日)贞壮(人名)讯,知昨夜十时半汉口获革命党人二,因大索,续获宪兵彭楚藩与刘汝奎及杨洪胜(开杂货铺),晨六七时事讫,各城俱闭,十时方开。余即于是时过江至汉口必业里纸厂事务所,六时饮于海洞春。八时登舟,舟名“襄阳”。见武昌草湖门火作,盖工程营地,火作即长亘数十丈。火光中时见三角白光,殆枪门火也,闻十八日夜搜得党籍后续获二十余人而未已,余竞不安,遂尔反侧欤。十时舟行,行二十里犹见火光。……二十一日……见鄂电,知武昌以十九日夜三时后失守,督避登“楚豫”兵轮。

——摘自《张謇日记》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史料的呈现形式分析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和价值。
(2)材料三是某同学给图片一撰写的图片说明,依据此例为图片二撰写一份图片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展望下一个辛亥年,请用最为贴切的一句话,憧憬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民军起义国庆碑》,将“民军起义”与“国庆”组合在一起纪念中国近代某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胜利的经过时说:“武昌既稍能支久,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这说明
A.武昌起义成功是历史的偶然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清朝统治已从内部分崩离析D.广大人民群众主导革命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1年10月,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
6 .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道,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该记者报道的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1年10月31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题为《满人留学生的愤慨》的报道,称“革命捷报频传,东京50余名满族留学生与汉族学生陷入敌对状态”。这里的“革命”指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019-04-15更新 | 48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某校学生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的名称应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