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武昌起义爆发的经过是怎样的?
2021-11-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18课辛亥革命
2 . 武昌起义的有利时机是什么?
2021-1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18课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铁路为的哪一件?怕的是外国人来占路权。”这首歌谣表明
A.清朝政府出卖路权B.保路运动胜利在望
C.武昌起义正式发动D.风俗变迁影响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11年10月12日,刚刚到达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孙中山从一份地方报纸的报道上看到一个有关中国的消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便是尽快回国,以实现亲自领导革命的夙愿。这一消息应是
A.武昌起义爆发B.中华民国成立C.清帝退位D.同盟会成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6 . 武昌起义
(1)背景: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________”后,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________保路运动。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________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3)结果: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成立________。推________为都督。

(4)影响: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独立。
2021-10-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如图),“民權(权)”的旗帜插遍了各个山头。这一漫画内容影射出当时(     
A.三民主义的广泛影响B.民主追求具有盲目性
C.民权主义的彻底实现D.民主实践的不平衡性
8 . 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先是主张武力镇压革命,很快又宣布“严守中立”。袁世凯1911年11月复出组阁,11月下旬,北洋军攻占汉阳、汉口,12月初,南北议和在上海开始。时局演变表明
A.帝国主义对中国政局变化束手无策B.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得到了暂时稳定
C.形势变化对南方革命党人十分有利D.袁世凯的政治阴谋处处得手
9 . 武昌起义的时间?有利时机?影响?
2021-10-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江苏巡抚程德全在奏疏中说:“窃自川乱未平,鄂难继作,将士携贰,官吏逃亡,鹤唳风声,警闻四播。”与该奏疏相关的历史事件
A.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催生新型革命政权的建立D.表明复辟帝制之举不得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