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     
A.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B.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进展
C.工农武装割据成燎原之势D.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
2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政党,创办了刊物D.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宣布实行革命的16个省出现了25个都督,其中军人占14个。1912年3月,北京政府建立时,“二十二省的都督,十五个是军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后
A.国家存在军阀割据隐患B.军人政府顺应了时代潮流
C.政府治理能力日益增强D.革命党人掌握了地方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是一位高三学生摘录的部分史料。

这可用于解释
A.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成果的机缘B.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由来已久
C.同盟会难以承担革命领导重任D.袁世凯极力反对近代民主革命
2021-11-19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华民国史》记载,1910年留学生杨荫杭回家乡聚集同志,创设励志学会,借讲授新知识之机宣传排满革命。但是据杨绛回忆,其父杨荫杭1910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回国,执教北京政法学校,兼为肃亲王讲法律,辛亥事发父亲辞职回乡照顾祖母。据此可知
A.学术专著具有权威性B.历史叙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C.口述史料更有可信性D.综合两种说法可确认客观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学者陈锡祺、桑兵认为:辛亥革命如果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扫荡予以清政府的沉重打击,就不可能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国的巨大成就。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太平天国在推翻清王朝中起了决定作用
B.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有着继承关系
C.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的目标、任务相同
D.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起了主力军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仍令待罪图功,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另饬令萨镇冰统海军,程允和统长江水师,既日赴援。"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
A.太平军欲进攻湖北B.英法联军逼近京师
C.北洋水师全军覆没D.革命军已光复武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和席卷全国的群众自发斗争,汇合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洪流,然而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混入革命阵营的立宪派、旧官僚,几乎一律镇压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群众武装。这说明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广大人民群众拥护辛亥革命
C.中国的社会转型任重道远D.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收效甚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报纸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而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与美国人的设想并不完全符合,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不同B.西方民主自由尚未在中国启蒙
C.中国留学欧美的学生思想保守D.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2021-10-26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1年12月15日,法国驻华公使斐格在报告中这样写道:“在北京的大多数外国使节都认为,由于目前交战双方都缺乏资金,中国无疑正面临着无政府主义的巨大威胁。就目前而言,也只有袁世凯才能让这个国家避免混乱。”这表明当时
A.南京临时政府潜伏失败危机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列强希望中国建立民主政治D.列强准备干涉中国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