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选自1911年11月9日出版的《盛京时报》(日本人创办于沈阳),题为《疮痍满目》。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北洋军阀集团陷入分裂B.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
C.清朝黑暗统治彻底结束D.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
2023-05-31更新 | 33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A10联盟2023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观点认为“武昌之成功……其主因则在瑞徵一逃。倘瑞徵不逃……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以当时武昌之新军,其赞成革命者之大部分,已由端方调往四川,其尚留武昌者,只炮兵及工程营之部分。”此观点(     
A.肯定了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爆发的影响B.赞扬了新军士兵革命的主观能动性
C.指出了清朝贵族与武昌起义之间的关系D.说明了武昌起义的成功具有偶然性
2022-1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宣布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各地兴起各种形式的保路斗争,其中四川省尤为激烈,最后酿成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清廷命令湖广总督瑞澂自湖北带兵前往镇压,部分鄂军西调。这主要说明(       
A.革命派并未做好革命的准备B.政策失当加剧了清朝统治危机
C.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D.清政府对革命力量的警惕性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武昌起义后湖北脱离清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在此影响下,在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全国14省群起宣告独立。关于武昌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A.武昌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B.武昌起义由中国同盟会策划发动
C.它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武昌起义就是狭义的辛亥革命
2022-12-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周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告脱离清政府独立。这些省区包括(     
①浙江   ②湖北   ③直隶   ④河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2022-12-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周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1年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几乎无一例外地声明保护外国在华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外国企业和侨民没有干扰。帝国主义列强也在清政府和独立各省之间标榜“中立”。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西方列强支持中国革命B.中国革命党人的妥协性
C.国内外局势的错综复杂D.列强维护在华既得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列强也进行了交涉,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这从侧面说明(     
A.革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B.舆论已经能够决定政治发展
C.清政府放弃了对革命的镇压D.列强公开支持中国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呈现的革命形势最终促使了中国近代发生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起义地点(     
A.解决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B.实现了中国民主富强
C.完成了近代革命的历史任务D.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2022-10-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海外,华侨社会“人人手舞足蹈,企望革命军成事,且特排列队伍游行中国街衢,以表庆祝之忱”。南洋地区华侨“平时最不喜欢谈革命者,至今连声诺诺”,“前之见党人而避之若将浼者,今亦纷纷欲以隶籍为荣”。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这场革命(     
A.使人民获得民主自由权利B.促进了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C.增强了国人民族民主意识D.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