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黄花岗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07年,秋瑾在《(中国女报)发刊辞》中提出:“世间有最凄惨最危险之二字,曰黑暗……念我中国之黑暗何如,我中国前途之危险何如,我中国女界之黑暗更何如……,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由此可知其办报的主要目的是(     
A.推进社会风俗变革B.促进维新思想传播
C.实现男女权利平等D.动员妇女参加革命
2 . 19世纪的报刊和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这些称呼逐渐被“国民”“权力”等所取代。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败冲击清朝统治B.民主革命推动观念更新
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D.中共成立促进意识觉醒
3 . 下表为:近代中国革命观念的嬗变表,从表中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可以看出

A.均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B.革命派的主张比较符合卢梭的政治学说
C.其中立宪派比维新派更倾向于革命
D.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
2021-01-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4 . 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2020-10-23更新 | 150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教授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同盟人物战黄花,英雄仗剑起中华。厌穿缁衣住草庐,爱闻枪弹敲盔甲。铁窗十道冷庭院,刑场一笑暖千家。”请问该诗歌歌颂的是哪个时期的英雄志士
A.辛亥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9-06-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03年6月29日,上海公共租界发行的《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章太炎的文章,文中直呼光绪之名,称之为“载恬小丑”,清政府联和租界工部局,将章太炎等人逮捕入狱,制造轰动一时的“苏报案”。该案与哪一思潮的发展有关
A.维新变法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马克思主义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

材料二 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

——全祖望《题真西山集》

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存良善之革命,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革命,除奴隶而为主人之革命。……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权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1903年)


(1)阅读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的重要贡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
(3)阅读材料三,列举邹容倡导革命的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出现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