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曾宣布民国成立后要与西方各国重订关税、收回租借地、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却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所签条约,期满为止;外债照旧偿还,保护各国侨民。这反映了孙中山
A.放弃反对外国侵略B.遵守国际条约权责
C.维护政权必要退让D.保护华侨曲意迎合
2 .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第一个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作了如下的规定:对内要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循序以进”。对此解读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C.该文告的发布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彻底结束
D.对内强调统一有利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021-08-23更新 | 955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原创热身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这一现象
A.揭示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弊端B.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
C.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有学者谓:“至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的主流民意已倾向革命、统治集团中的满汉矛盾已成不可调和之势,以及袁世凯本人的因素和西方列强的态度,袁世凯走上反清道路乃是历史的必然,并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材料中的“巨大历史作用”是指
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
C.清帝退位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5 .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停止”。随后他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这表明
A.儒家经典退出学校教育B.教育改革提升了公民素质
C.新文化运动已初见成效D.政治转型推动了教育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钱病鹤的漫画作品《辞旧迎新》,该漫画
A.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更替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佐证了共和政体的建立D.说明了革命性质的变化
7 . 1912年初,孙中山发布法令,规定“嗣后不得再有买卖人口情事,违者罚如令,其从前所结买卖契约,悉与解除,视为雇主雇人之关系,并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临时政府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孙中山重视保国民的基本权利
C.封建社会的陋习基本得到了根治
D.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2年2月,荷属泗水等地华侨举行庆祝中华民国成立大典,却遭到荷兰殖民当局横暴干涉,撕毁中华民国国旗,开枪打死华侨三人,千余人被捕。华侨纷纷致电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求救。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合作,与荷兰当局严正交涉,取得了事件的尽快解决,维护了华侨的人身安全。这反映出南京临时政府
A.力争国权开辟外交新局面B.催生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C.外交理想与现实矛盾交织D.为寻求支持遵守国际惯例
9 . 1911年底,革命党和谈代表和袁世凯和谈代表讨论处理民族关系问题,达成了《满、蒙、回、藏待遇之条件》,规定“今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所以待遇如左:与汉人平等”。这一规定
A.实现了民族革命目标B.反映了民族认同思想
C.消除了狭隘民族观念D.限制了袁世凯的篡权
10 .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军部下令将清朝各昭忠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汇集各省”尽忠民国死事诸烈,入祀其中,由本部派专员致赏,以后即由各执政春秋致奠。”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B.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改变原有祠堂的社会功能D.宣传五族共和的建国理念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