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旗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旗,对其政治理念的变化理解正确是
A.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B.“满族独尊”——驱除鞑虏
C.君权共享——民族平等D.“朕即国家”——五族共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到图②反映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图②具有民族团结的寓意
C.图③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D.①②③的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成立。在这届国会短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政治秩序日益混乱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加强D.北洋军阀势力逐渐坐大
2021-11-06更新 | 543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
时间事件
1912 年 1 月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
1912 年 2 月孙中山提出有条件的辞职
1912 年 2 月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 年 3 月袁世凯举行就职典礼
1912 年 4 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1915 年 12 月蔡锷等率军反对袁世凯称帝
​阅读上表可知,民国初年
A.民主理念和实践存有偏差B.袁世凯权力已被制约
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D.政治民主化持续发展
5 .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剧变,它的最主要成果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21-08-24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图1、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的两次巨变。其共同点是


图1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            图2   开国大典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A.结束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021-08-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孙中山说:“中华民国何以成?以有同盟会。”毛泽东说:“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的?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的”。二人叙述的共通点是
A.同盟会领导发动了武昌首义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统治
C.同盟会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D.辛亥革命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2021-07-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与“辛亥革命”的主要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A.①保路运动成为革命导火线B.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
C.③袁世凯就任为临时大总统D.④革命党人发动双十起义
2021-07-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停止”。随后他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这表明
A.儒家经典退出学校教育B.教育改革提升了公民素质
C.新文化运动已初见成效D.政治转型推动了教育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钱病鹤的漫画作品《辞旧迎新》,该漫画
A.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更替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佐证了共和政体的建立D.说明了革命性质的变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