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12 年 2 月,为庆祝中华民国建立,爪哇泗水埠华侨上街燃炮升旗遭荷兰警察镇压。孙中山立即致电袁世凯,请转饬驻荷兰公使,经刘镜人等一众外交官员与荷兰当局多次严正交涉后,终取得部分成效。这一事件反映出临时政府(     
A.获得了外交主导权B.扭转了外交被动局面
C.外交处境比较艰难D.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
2 . 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
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
3 . 清帝退位后,《顺天时报》曾评价道:“太后力排二三王公之反对共和论,独使皇上让政,以泯南北官民两军之战祸。其识能洞见世界之趋势,其公足与唐虞媲美。”以下观点最符合《顺天时报》主张的是(     
A.清帝退位依赖太后的力量B.清帝退位顺应国内外形势
C.慈禧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D.清帝退位受国人普遍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废止刑讯,人民享有选举权、参政权,改变“贱民”身份,赋予妇女以同男工完全平等的权利等。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这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     
A.不断改进完善民生问题B.结束了封建帝制
C.力图除旧布新建设国家D.践行了主权在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I2),清王朝最后-位皇帝,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最后一位承绪封建法统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正式颁布退位诏书,此诏书(     
A.实现了国家政权和平交接B.具备了宪法和法律的性质
C.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D.是各方面力量博弈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2022-07-14更新 | 4454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今所急要者,但以新国民暂时中央机关之所在,系乎中外之具瞻,勿任天下怀庙宫未改之嫌,而使官僚有城社尚存之感,”。上述内容反映的是(     
A.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建议民国政府定都南京
B.大革命后期建议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C.土地革命时期建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
D.解放战争后期建议新中国定都北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2年1月5日,即英、美、德、法、日等国出兵京榆线的次日,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发布宣言称:“凡各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在共和政府法权所及之域内,民国当一律尊重而保护之。”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
A.与西方国家利益趋同B.急于扩大统治基础
C.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D.对现实的必要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12年1月5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陆军服制,其中规定:“军衣军帽,无分阶级,一律黄色;惟肩章领章及袖口,则按照阶级,分为五色。”该陆军服制的颁布
A.宣传了民主宪政观念B.顺应了革命发展的需要
C.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D.推动了民间服饰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0年,在南洋经营橡胶等业的陈嘉庚剪掉发辫,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在新加坡被推举为“福建保安捐款委员会”会长,陆续劝募筹款30余万元,支援福建省新政权。这
A.说明同盟会群众基础广泛B.折射出民国社会生活新气象C.反映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D.体现了海外华侨的家国情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