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0 道试题
1 . 1912年3月11日,宋教仁亲自起草、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后,袁世凯任命唐绍仪出任第一届内阁总理。1912年6月,唐绍仪与袁世凯发生争执,唐绍仪负气出走,袁世凯随即下令解散内阁并重组。材料主要说明(     
A.总统权力受到限制B.革命党内斗激烈C.和平民主道路艰难D.孙中山因人设法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漫画刊载于1913年12月27日《新闻报》(图中几间房子分别是内阁,国会,省会,县会,文字:“一意进行”,车上文字:“政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专制政权土崩瓦解B.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C.军阀割据混乱不堪D.政党政治遭到破坏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蔺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后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共有682个,其中政治团体就有312个,围绕着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说明(     
A.君主专制统治在中国的结束B.中国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C.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开始尝试D.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到民国的调解主要有民间调解和官方调解两种。民间调解包括宗族调解、中人调解等。作为传统熟人社会的乡村“固守厌讼与调解等传统解纷方式”,对官方主导的调解较为排斥。在纠纷调解时“一般无需法律,或只需要很少的法律”。国民政府曾训令各地普遍建立政府主导的调解委员会,还在1931年颁布《民事调解法》,规定民事纠纷“非经民事调解除调解不成立后,不得起诉”。由于实行效果不理想,1935年,《民事调解法》被废除。

——据谢健《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等

材料二   1978年以后,我国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重建了人民调解制度。相关法律规定:在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基层群众选举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往往由政治机关工作人员和基层法律专业人员组成;调解双方自愿遵守调解协议,如有反悔可向法院起诉。到21世纪初,各行各业专业的人民调解组织在各地纷纷设立,商会、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为社会提供调解服务的现象大量出现。到2012年,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人民法院一审民事案件调解结案比例达到42%,反观判决结案比例下降到27%。

——据刘青《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变迁研究(1978~201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调解制度发展困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调解制度与新中国人民调解制度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中国发展人民调解制度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梁启超认为,必须等到多数国人具备公益心、自治力的国民资格,才能有国民政治。革命党人强调“建设新政府之模范,即为开浚人民之政治思想,培养人民之政治智识,习练人民之政治能力之一大机关”。二者的分歧在于(     
A.革命与改良孰重孰轻B.平民与精英孰优孰劣
C.立宪与共和孰是孰非D.启蒙与变革孰先孰后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6 . 如图为漫画家米谷于民国三十七年创作的作品。该作品反映的是(     

A.蒋介石复辟野心B.国民党“训政”的虚伪
C.党派纷争的现状D.南京国民政府濒临崩溃
2024-04-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代化】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阶段时间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18601911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1911191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19141928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19281949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19491976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1978年以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分析这二个阶段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因素有哪些。
(2)有人认为第六阶段的模式取得较大成就,关键在于“激活了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试用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一观点。
2024-04-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近代中国的法制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年沈家本被清廷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起草新式法律《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商律草案》、《国籍条例》等,基本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由他制定的《破产律》完全抄自日本破产法,但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机制产生严重抵牾而流于具文。晚清政治改良的最终失败,使修律与司法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但却推动了近代法律的转型发展。

——摘编自张普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法律转型》

材料二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款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时间

宪法名称

核心内容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确认实行工农兵民主专政和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按照“三三制”组织抗日民主政权

1946年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边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修律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基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出台的背景,概括它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意义。
2024-04-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全面抗战开始后,民众普遍要求实施宪政。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发表社论,断言时局、国事的重心,不是宪政问题,训政时期约法是国家的最高“宪典”,国民能崇法守法,就是实施宪政。该社论意在(       
A.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B.维系战时政府形象
C.纠正民众的错误倾向D.劝导民众遵循法律
2024-04-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孙中山强调,“所谓以党治国,……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中国然后才可以治”。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指出:“举凡一切政治上具体之方案与政策,均可由中央政治会议之发动,正式交付与政府。”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照搬了西方的议会民主B.积极践行建国纲领
C.加快了训政向宪政过渡D.追求一党专制独裁
2024-04-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定位)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