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1 . 辛革命翻了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有过的共和政体,下列辛亥革命期间发生的大事件,顺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国建立   ②清帝退位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武昌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②④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人日记写道:“都中人心震恐,各王公密议甚秘,外间不得知,第闻肃亲王主张以禁卫军严守宫廷,东西洋留学生在京者,暂令出境,派陆军大臣督师赴鄂而己,又有主张挖断黄河铁桥,阻兵北来者,甚可笑也。”这一场景应发生于
A.中日甲午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2年1月5日,即英、美、德、法、日等国出兵京榆线的次日,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发布宣言称:“凡各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在共和政府法权所及之域内,民国当一律尊重而保护之。”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
A.与西方国家利益趋同B.急于扩大统治基础
C.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D.对现实的必要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竟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日男女平权,即日财产平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政局变动增强了民众参政意识B.是对议会斗争道路的成功尝试
C.体现了改良与革命的方式之争D.违背民主精神并导致军阀割据
2022-05-02更新 | 454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湖北军政府发布的文告主旨多为“反满兴汉”。其中近90%的文告只字未提共和、民权、民国,提及的绝大多数只是简单地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改建共和,南北一-家”。由此可见,湖北军政府(       
A.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偏离了革命的初衷
C.弘扬了三民主义精神D.带有专制主义色彩
2022-04-21更新 | 66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2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晚清隆裕皇太后曾颁布一道诏书:“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该诏书的颁布标志着
A.武昌起义的成功B.辛亥革命任务完成
C.中华民国的成立D.君主专制政体结束
7 . 以下是近代中国一首国歌的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据此判断,这首国歌应产生于(     
A.清朝专制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D.南京临时政府
2022-04-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11年末至1912年初,南方革命党人与北方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进行了近2个月的议和谈判最后达成协议:清帝逊位,国家实行共和体制,袁世凯继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下列各项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民主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B.谈判妥协是一切革命的最终归宿
C.民主共和的理念已彻底深入人心D.这次和谈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2022-04-06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为湖北军政府旧址。作为实物史料可以直接用来佐证
A.清王朝统治的结束B.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C.中华民国宣告成立D.用十八星旗为国旗
2022-03-3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2022届高三3月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申报》记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各地发给孙中山的贺书函札中或称“大总统陛下”或“恭请圣安”,这说明
A.民众封建残余依旧根深蒂固B.临时政府合法性有待争议
C.区域民主启蒙尚未落实到位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