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东西方世界不同程度地巧妙运用妥协艺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年间的这个妥协非常重要,对于这一点,不论是革命党人,还是新军,还有立宪党人,当然还有清廷,都有所坚持,有所妥协。

——马勇《辛亥革命的发生与结束》


材料二 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2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内,但纳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

——根据《美洲史》和1787年宪法整理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的“有所坚持,有所妥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建国初期存在哪几对矛盾? 1787年宪法如何调和这些矛盾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17-18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烽火弥空世路殊,义旗高举过征途,冲天烈焰推皇统,环地洪涛卷孽孤。五色旌挥群岳舞,九州情动万民呼。共和大业从兹始,百载风云入画图。”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4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某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中华民国成立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911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人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此人认为纪年改革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2016-11-27更新 | 271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2016-11-27更新 | 324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对辛亥革命中重大事件的评述有误的是
A.同盟会成立——确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B.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结束
D.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这体现了当时国人追求
A.师夷长技以自强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D.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