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代时期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常国驱连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式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得欧洲人获得一盖“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幼难逸。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规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古代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连续不断的道德堕落、政局不稳以及经济恶化,为复辟皇权的反复企图和外国的侵略提供了条件。在更广闻的范围内,欧洲的战争暴露了令人非常钦美的西方文明所固有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随即废除沙皇在俄的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仿佛这些划时代的事件尚且不够一样,巴黎和会决定把以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给子日本,而不是公正地归还中国。在这些事件和决议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思想与政治气候突然改变儒家化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宰地位被彻底粉碎了。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和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共同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代,六部和理藩院分管内地事务和蒙、回、藏事务。民国建立后,根据1912年4月《袁世凯大总统命令》,内阁不设藩属部,所有原属该部管辖的事务均归并内务部接管,不仅如此,民国还特设蒙藏事务局,直属国务总理,以重事权。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政府已经完成国家统一B.民国政府民族政策更加合理
C.边疆与内地的管理体制一致D.政府对蒙藏地区的管辖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到图②反映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图②具有民族团结的寓意
C.图③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D.①②③的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成立。在这届国会短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政治秩序日益混乱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加强D.北洋军阀势力逐渐坐大
2021-11-06更新 | 546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里的“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指
A.推翻封建专制制度B.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C.建立近代民主国家D.对社会进行新改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 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稍后,独立各省代表也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这
A.表明“驱除跶虏”任务的结束B.是资产阶级践行民主的起点
C.萌生了中华民族华夏认同观念D.表明了政府的民族团结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为了争取帝国主义支持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资产阶级革命派同帝国主义妥协D.帝国主义支持辛亥革命
2021-09-22更新 | 3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3“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大国外交
8 .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第一个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作了如下的规定:对内要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循序以进”。对此解读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C.该文告的发布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彻底结束
D.对内强调统一有利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021-08-23更新 | 955次组卷 | 1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6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这一现象
A.揭示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弊端B.推动了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生
C.直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
10 .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停止”。随后他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这表明
A.儒家经典退出学校教育B.教育改革提升了公民素质
C.新文化运动已初见成效D.政治转型推动了教育改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