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代夏作民主

——《尚书》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材料二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动作的基本规则。民初的座谈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不能照抄材料中的原话)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的比例修改为1:1。

(3)依据材料三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018-01-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小班加试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一党体制”指的是现代中国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三指出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018-01-01更新 | 460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仪陇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成文法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

——《万国法》,即国际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闻名遐迩的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和律师,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代表们丰富的政治经验防止了议会的破裂,而精明的政治技巧又使妥协成为可能。他们从洛克那里借鉴了“有限政府”的观念,从孟德斯鸠那里搬来“三权分立”的武器,并且将这些理论创造性地与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

——据《美国宪政历程》等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的法律变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中权力制约与平衡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787年宪法的有何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如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