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中国史就是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波澜壮阅,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义和团虽然都是农民起义,但都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不过从历史潮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则比义和团有更大的进步性。

材料二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但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材料三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向近代社会演变。

——费正清、邓嗣禹《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太平天国则比义和团有更大的进步性”。
(2)结合史实,指出辛亥革命的“很大不同”和五四运动的“时代烙印”。
(3)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2 . 各报的首页都用大字标题刊登这条新闻,内容大致如下:“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签订凡尔赛条约。三亲日要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遭学生围殴。曹汝霖住宅被焚,数千人于大队宪警监视下拘留于北京大学第三院。群众领袖被捕,下落不明。”从这则报道我们得知
①报道反映的事件是五四运动   ②学生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③运动中群众基础广泛   ④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8-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初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新文化运动后期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胡适力主从“问题”人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B.民族独立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
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具有批判性
2021-04-2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五四事件”以后不久,上海商业区的52条街道的商人和居民组建了52个街道联合会。不久,他们又组建了“上海马路联合会总会”的中心组织,成为了上海最有影响的社会组织之一。后来,它领导了上海居民要求民权的一些运动。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发展了劳工组织B.传播了社会主义
C.团结了社会力量D.扩大了民权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
A.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D.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
2021-03-19更新 | 43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研究发现,五四运动之所以爆发,除了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交涉失败之外,当时中华书局版教科书所发挥的国耻历史记忆的教育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教科书的心理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了全国。据此可知
A.五四运动的爆发带有偶然性B.历史教育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D.历史记忆利于唤起爱国意识
2020-10-19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8 . “        ,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应填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
9 . 1919年6月5日,山东农会致电北京政府表示:“青岛交涉,日趋险恶……恳速电陆专使,据理力争,万勿签字,以保国权。”上海商学界也于6月21日召开会议,强烈反对在和约上签字。据此可知
A.农商为民主革命的主力B.山东农民的革命性最强
C.五四运动促进民族觉醒D.政府卖国行为激起民愤
2020-08-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荣成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C.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D.该认识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