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19年,北京等地流传着名为“请看高丽现实之惨状”的漫画。描绘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惨遭屠杀活埋的场面。其目的是
A.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B.表达对朝鲜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C.激励国人反帝爱国斗争的决心
D.赞扬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精神
2017-11-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学生绘制的漫画《灭蚊行动》,蚊子和苍蝇代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一群热血青年正在积极地消灭蚊虫害。这一漫画所反映的内容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B.五四运动的开展
C.国民革命的发动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018-05-0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标题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根据漫画中信息,判断该漫画创作于哪一历史事件前后
A.九•一八事变
B.甲午战争
C.五四运动
D.七七事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漫画具有针砭时弊,见证历史的强大社会效应。沈泊尘的一幅题为《工学商打倒曹、陆、章》的漫画见证了

《工学商打倒曹、陆、章》的漫画传单
①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志
②工人、学生、商人团结起来,结成有力的同盟
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正义呼声
④在巴黎和会上出让山东特权予日本者的最终下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7-07-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5 . 材料一:201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7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2017年7月1日敲响”17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
(2)图片二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来讲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6 . 下侧漫画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导致了(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不满
B.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漠不关心
C.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失望
D.对日本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愤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时期报刊上登载的一幅《善吞》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装束的魔术师正将铁路吞入口中,火车上写着“青岛胶济路”。此漫画
A.美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
C.表达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前景的担忧
D.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9 . 漫画折射了历史。下列选项反映的历史事件由下图引发的是(          )
A.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B.北上八国联军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C.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
D.血肉之躯筑铁墙,平原斩倭声名扬。纵然汗简无司马,寸土皆碑记国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A.对中国国力弱小的漠然
B.对日本行为的客观支持
C.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