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国家认同与国际化视角为我们认识中国与欧战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一条”彻底暴露了日本的侵华野心,并促使中国人关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如果说日本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以后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的话,那么日本在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不仅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而且还促使中国政府确定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目标:也就是中国必须参加战后和平会议。

Stephen G.CraftAngling for an Invitation to Paris

材料二   ……会议之外,另行组织中日山东问题会谈,达成的协议,载入会议记录,作为会议所接受记录的一部分。在会谈时,美、英两国派观察员列席。观察员的任务是“观察以及必要时出现调解纠纷以弥合分歧。

-《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材料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出卖之前,中国由于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加入世界新秩序的前景充满厚望,因此举国上下曾为此兴奋不已。现在这种希望的破灭,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由此促使中国人寻求第三条道路。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参加一战的时间,分析中国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解决山东问题的方案,分析美国“调解纠纷”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三条道路”的内涵,概述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有关“第三条道路”的实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灭亡了,这是不变的事实。然而清朝该不该亡,又是另一回事。从历史的过程来看,辛亥革命有其偶然性,四川的保路运动和武昌的新军起义,都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政治革命即便不发生,思想革命已经在进行。清朝即便不灭亡,其主导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须得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其政治结构与学术制度须得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才能适应新知识之下的士人和近代读书人。

——节选自茅海建2016年“晚清的重新审视”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以“晚清思想革命的价值与力量”为主题,自拟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1-01-1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给思想紊乱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021-01-15更新 | 614次组卷 | 64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党的二大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出发,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正确革命路线,提出应联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为此,制定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的革命纲领。

——摘编自常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及启示》

材料三   邓小平强调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并简析这次大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大”时党的纲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该坚持的道路。
(4)综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1-01-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一次历史课上,某老师用“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4个词语形容中共某次会议。这次会议召开于
A.1919年B.1921年
C.1924年D.1927年
6 . 著名作家叶永烈创作了“红色三部曲",其中的一部是(红色的起点》。在书中他说这一事件宣传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下面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B.八一建军,武装起义
C.秋收起义,转战农村D.万里长征,战略转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计划编写一部主题为“中华儿女齐奋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通史著作《奋斗中国》。该著作依据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以“奋斗”为主线展现了中华儿女齐心协力,改变家国命运的百余年奋斗历程。著作部分章节标题关键词节选如下:1.粵海杨威2.国门洞开5.中体西用14.庚子国难22移风易俗28.“以俄为师”31,开天辟地42.武装抗争56.共赴国难62.和平之光67.风雨钟山70.当家做主73.自力更生83.跨洋握手90.春天故事95紫荆旗耀98.复兴之梦。


请从上述标题关键词节选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并根据所选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选词恰当、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020-02-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这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也是人民深受痛苦的源泉”。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明确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的道路
B.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民主革命目标
C.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D.受到“左”倾冒进主义路线影响
10 . 中共二大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这说明中共
A.实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
B.高度重视党内组织建设
C.避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开始受到国际因素影响
2019-06-06更新 | 417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