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2 道试题
1 . 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大”
A.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D.决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2022-01-05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多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中共“一大”代表的李达曾说:“1921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方向)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这表明1921年中共
A.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B.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
C.已思考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3 . 中共早期领导人曾回忆:“农民运动,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在中共的历次讨论中,直到第三次代表大会(1923年召开),代表才注重这个问题,尤以毛泽东为然”,毛泽东向大会指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这说明中共三大时毛泽东
A.认识到农村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强调了农村是中国革命的重心D.初步形成了农民革命动员思想
2022-01-03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B.逐渐认清了中国国情
C.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向D.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2-2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近代中国人的道路探索

材料一   梁启超曾把近代国人的思想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想到堂堂中国衰败到这田地,都因为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材料二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三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后不久,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1)近代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上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中任选一件,概述其历史作用。
(2)指出材料二“纲领”通过的时间,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纲领”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
(3)指出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理由。
7 . 上海地标“新天地”的命名灵感,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是
A.“五四”运动上海工人罢工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D.淞沪会战誓死抗日
8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领导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二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后不久,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指出材料一“纲领”通过的时间。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纲领”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
(2)指出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理由。
9 .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建设之路)

材料四   


(创新之路)

材料五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请写出李鸿章、康有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写出材料二所述事件指的是什么?
(2)请列举3个材料三中“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历史事实?
(3)材料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五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回答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坚持道路自信?
2021-12-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中学、海南州贵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A.中国第一次出现了革命政党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C.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D.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021-12-01更新 | 4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