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

下表为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备注
何叔衡1876湖南秀才,新民学会会员
董必武1886湖北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
李达1890湖南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
李汉俊1890湖北曾留学日本
毛泽东1893湖南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
包惠僧1894湖北记者,北京大学肄业,陈独秀指定代表
陈潭秋1896湖北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
王尽美1898山东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邓恩铭1901贵州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刘仁静1902湖北北京大学学生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


(1)根据材料,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代表走到一起的时代背景。
2021-06-08更新 | 4979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新高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建立后,中国现代工业经历了一波长达10年左右的较快发展期。中国现代工业在1914-1920年的总平均增长年率为13.8%,其中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有发展,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大型工商业企业集团的出现,据统计,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公司,1920年比1912年增长了2.5倍。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各地已有不少以共产党或共产主义小组名义出现的,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共产主义团体。在这些团体联合组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过程中,革命成功之后正在广泛寻求盟友的苏俄给予了大力支持。1921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1920年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及历史意义。
2022-03-04更新 | 16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3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国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二大制定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通过了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这说明在短短的一年中,幼年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革命实践的探讨,在政治认识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制定,破天荒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中国革命的一条重要规律。

——摘编自郭绪印《评中共“二大”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对建阶级的首领,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岂非不知道轻重本末?

——19269月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材料三   1947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经中共中央批准公布范行。随后,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暴风骤雨般被起,连国民党统治区也受到极大震热。到1948年秋,在1亿多人口的解北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

由于我们党创造性地应用唯物观及其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和互关系的辩证法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私改造”显著加快,从原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缩短到了7年时间。

——摘编自田继军《中国共产党党史纪实》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共二大能够提出最低纲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认为必须推动农民运动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推动农民运动的史实。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②指出中国在农业和工商业上“对私改造”的做法,并分析我国成功完成“对私改造”的原因。
2022-03-1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考选考科目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3月,法国工人阶级建立了巴黎公社,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公社“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在“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下通过普选方式选出公社委员。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社,它拟定和颁布文告与法令,然后通过其下属的10个委员会来具体落实。在70余天里,公社颁布了几百个文告、法令,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公社还米取包括废除高薪、不得乘坐豪华轿车、马车在内的多项措施来防止公职人员的腐败与变色,并始终关注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如解决工时、工资与食品安全等问题。总之,巴黎公社对理想社会的有益探索,为世界无产阶级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秦正为《制度体系视阙下的巴黎公社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 近代报刊的舆论导向功能受到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推崇。他们在利用党内刊物构建巴黎公社图景的同时,也进行公开宣传。1922年6月,李达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最猛烈的“巴黎的自治团”与十月革命相比,失败在于“没有共产党任指挥”。1922年12月,周恩来在旅欧党组织机关报《少年》发表文章,称巴黎公社为“巴里共治团”,肯定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一脉相承性。1925年3月,《新青年》推出第一个纪念巴黎公社的特刊,多篇文章在肯定巴黎公社的同时,深刻总结了其失败教训,认为,“政府权力不集中,对待反革命势力太宽恕”,“都可以做后来无产阶级运动的前车之鉴”。1926年3月18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张太雷在《巴黎公社纪念日》的演讲中,颂扬巴黎无产阶级创造新世界的能力,结合国民革命形势着重强调中国的无产阶级及一般被压迫的民众在民族运动中,应该从巴黎公社得到更多的教训。20世纪20年代,中共对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摘编自束锦《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传播(1920~1927)》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共宣传巴黎公社的侧重点并分析原因。
2021-11-1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人余光中纪念蔡元培曾写到:“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作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

——摘自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城市。到20世纪20年代初,各类工厂工人占总人口的%,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的工人,则要占到%以上。……陈独秀携《新青年》南下上海,思想更趋激进,他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宣扬共产主义。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也在此地成立。……后于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会议,发表党的纲领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摘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婴孩洪亮的哭声”的导火线是什么?并简要概括20世纪20年代“闹醒的中国”在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望志路召开会议”的确切时间。仔细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会议”为何在上海召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主要标志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184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以及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这些斗争超越经济斗争的范围,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统治。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它指导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胜利前进。

——摘编自王学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材料二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的统治得以建立;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为主要支柱,以帝国主义为主要靠山,不惜以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举借外债,用以维系着对中国社会的统治。

1919年,中国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正在苦闷中摸索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展示了一条新的出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构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理论,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百年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夙愿。

——摘编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特征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早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比,概括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1-05-06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