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

材料二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我们应该号召全国工人、农人在本党旗帜之下去加入此种战争。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1922年)

材料三   党必须为国家民主生活的更加发展和民主制度的更加完善而斗争。党必须从各方面巩固工人和农民的兄弟联盟,巩固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巩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关系。帝国主义和反革命残余分子是要破坏我国人民的事业的,因此,党必须提高革命警惕性,同危害我国独立和安全的势力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进行严肃的斗争。

——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956年)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大会规定中共成立后的任务及其直接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一句话概括中共二大提及的中国“现状”,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中共针对此种“现状”所采取的斗争举措及其成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2022-04-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1-06-0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3 .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图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图二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


图三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材料三   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 将材料二中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
①指出20实际30年代初“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的表现。简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为把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所做出的努力。
②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2021-05-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一个分水岭……五四运动前夕,一个崭新的社会力量已经在民族民主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崛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体系已经在俄国十月革命中显示了无穷的威力,引起了先进中国人的注意。五四运动促成了两者的结合,导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整理自陈旭麓主编《五四后三十年》

材料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对党的纲领有如下的说明:(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五四运动的“分水岭”意义,并指出“崭新的社会力量”和“崭新的思想体系”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所思考的党的任务,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2021-05-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艰难,但从未止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告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间相隔只有十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过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时间会议涉及内容
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确立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1956年中共八大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监督”,健全国家法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8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选编自《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期间相关历史,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6 .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2019-01-13更新 | 1023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