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成立,确定其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奋斗目标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并且还决定加入青年共产国际。这反映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A.无法独立开展政治活动B.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坚持无产阶级革命方向D.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
2 . 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3 . 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国情B.强调农民阶级主力军地位
C.主张国民革命实施国共合作D.重视革命武装力量的作用
4 . 董必武曾在嘉兴南湖烟雨楼题有:“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誓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2022-04-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向全国发出《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强调"将劳动者应有之权利以宪法规定之",并拟定了"劳动立法四项原则"和《劳动法大纲》。这次劳动立法运动
A.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涨B.加快了国共合作进程
C.保障了劳工合法权益D.借鉴了苏俄革命道路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入党为荣

20世纪20年代,知识青年一跃崛起为时代发展的急先锋。而青年学生每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荣成为这一时期蔚为独特的社会现象。这其中,许多知识青年是从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

1926年前后,由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约占共产党员人数的3%。广州作为当时国民党的大本营,从国民党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占广州中共党员总数的1/7,占知识分子党员的3/4。而且,伴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转入共产党的知识青年越来越多。出现如此流动,与国民党内部组织结构不严密、党部运作低效率,使得"党力"不彰成为一个严重的痼疾有关。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政党,不仅对知识青年的入党严格慎重,而且以铁的纪律加以约束。其时,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吃苦的工作我们自己争来做,占小便宜的事情让给他们"。尤其是有"做官倾向"的党员,被斥之为"腐败堕落"的"机会主义倾向",共产党要求"严厉取缔"。这种鲜明反差引发了富有革命热情的知识青年的强烈共鸣。

——摘编自杨东《近代史上"入党为荣"的社会现象回眸》

谈谈你对20世纪20年代知识青年"入党为荣"社会现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22更新 | 75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衡水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作品名称作品简介
   油画《启航一中共一大会议》。何红舟、黄发祥创作于2009年,作品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登船启航的这一历史瞬间
   油画《井冈山会师》。王式廓创作于1957年,作品描绘了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欢迎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时的情景
   油画《遵义会议》。画家沈尧伊以独特的构图形式,描绘了遵义会议期间20位参会者各自的人物神态和内心世界
   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画家陈坚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递交投降书的场面
   油画《开国大典》。画家董希文创作于1953年,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大历史场景

(1)根据以上美术作品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史实,绘制党史年代尺,并对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任选一幅油画进行赏析,并谈谈你对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史料价值的看法。
2022-03-17更新 | 49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材料

序号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概要
1921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和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1922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35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决定“人民共和国”口号替代“工农共和国”。
1937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945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促进革命取得胜利的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革命胜利后党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
1956中共八大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表中提取三条或三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出序号,拟定论题,论据准确,逻辑清晰,阐述充分)
2022-03-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革命精神按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红船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西柏坡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10 .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然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摘编自郭秀云《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认同》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摘自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材料三   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历史把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当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两个最重大的事件。这两个事件都得到适当的认同。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而五四运动则体现了这一点。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的共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