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1920年5月前后,上海以工人为主体,包括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内的群体,举行纪念“五一”节庆祝大会,大会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据记载,全国各地参加“五一”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这些纪念活动(       
A.有力声援了俄国的革命B.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C.有利于新型政党的创建D.促成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2 . 胡乔木说:“‘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这里的“伟大事变”是指中共一大
A.促使先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B.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3 . 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主要体现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D.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邓小平理论
4 . 下表为1921-1928年中共党员构成情况变化表。表格信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时间党员成分情况
1921年全党57名(一说70多名)党员,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出席中共一大
的13名代表皆是知识分子。
1923年全党427名党员,工人党员164名,占38%。

1924年4月前
总数57967,工人占50.8%,农民占18.7%,知识分子占19.1%,中小商人占0.5%,其它成分占7.8%。
1928年6月前总数40000,工人占10%,农民占76%,其它占14%。
A.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B.由知识分子政党演变为工农政党
C.知识分子在党内地位下降D.在时代潮流推动下人数持续增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2021-09-28更新 | 272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藁城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陈独秀在建党初期提出,工人阶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较幼雅,因而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革命势力。资产阶级虽然也比较幼雅,但力量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因此,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资产阶级。这反映出
A.中共没有真正按马克思主义建党B.马克思主义尚未真正实现中国化
C.陈独秀否定了工农革命的积极性D.中共在建党初期没有自己的理论
7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是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021-09-26更新 | 393次组卷 | 67卷引用:河北省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
A.1919年B.1920年C.1921年D.1922年
2021-06-15更新 | 3790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峰峰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制订的实际工作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运动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中共一大后不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这-做法主要是基于
A.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B.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C.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10 . 1922年1月,在第三次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被无理拒绝后,香港中国海员举行了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当局增加工人工资举行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而举行大罢工。据此可推知
A.中国共产党富于革命实践精神B.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C.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D.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