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作品名称作品简介
   油画《启航一中共一大会议》。何红舟、黄发祥创作于2009年,作品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登船启航的这一历史瞬间
   油画《井冈山会师》。王式廓创作于1957年,作品描绘了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欢迎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时的情景
   油画《遵义会议》。画家沈尧伊以独特的构图形式,描绘了遵义会议期间20位参会者各自的人物神态和内心世界
   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画家陈坚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递交投降书的场面
   油画《开国大典》。画家董希文创作于1953年,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大历史场景

(1)根据以上美术作品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史实,绘制党史年代尺,并对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任选一幅油画进行赏析,并谈谈你对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史料价值的看法。
2022-03-17更新 | 49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指出“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是要……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以达到消灭军阀能够建设民主政治为止”。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
A.尚未认清中国革命现实需要B.科学表达了民主革命的诉求
C.主张依靠工人解决政治问题D.客观分析中国革命历史局限
3 . 1922年11月,中共在《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中明确指出,“在国民党中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及为工人阶级利益与自由的口号”,如果国民党与帝国主义者妥协,“吾人即宜反对之绝不容顾忌”。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
A.反对进行国共合作B.贯彻民主革命纲领
C.重视开展工农运动D.主张开展北伐战争
4 .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次工运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宽松的国内环境
2022-03-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大事变,犹如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给近代饱受战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材料中“这一大事变”是
A.辛亥革命B.中共诞生C.开国大典D.南昌起义
6 .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革命精神按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红船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西柏坡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7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武装起义为革命的斗争方式②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指导理论
③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④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8 .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然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摘编自郭秀云《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认同》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摘自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材料三   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历史把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当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两个最重大的事件。这两个事件都得到适当的认同。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而五四运动则体现了这一点。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的共同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建立后,中国现代工业经历了一波长达10年左右的较快发展期。中国现代工业在1914-1920年的总平均增长年率为13.8%,其中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有发展,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大型工商业企业集团的出现,据统计,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公司,1920年比1912年增长了2.5倍。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前,各地已有不少以共产党或共产主义小组名义出现的,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共产主义团体。在这些团体联合组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过程中,革命成功之后正在广泛寻求盟友的苏俄给予了大力支持。1921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1920年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及历史意义。
2022-03-04更新 | 16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各地的早期组织创办了众多启发觉悟的刊物,如创刊于上海的《劳动界》,用短小、通俗的文章和生动的事例揭露中外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通过此类刊物,我们可以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国民革命的开展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北伐战争的胜利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