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在方寸之间展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形象、风貌和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邮政于202171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20枚。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主题以及若干表现元素,20枚邮票浓缩了百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伟大成就。

图名表现元素票面图片
邮票一:开天辟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五四运动”(人民纪念碑浮雕)旭日东升
邮票二:峥嵘岁月南昌起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井冈山革命遗址、遵义会议遗址、飞夺泸定桥
邮票三、中流砥柱延安宝塔山、《论持久战》、抗日战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邮票四:伟大胜利西柏坡、香山双清别墅、渡江战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任选一枚邮票,解说建党百年纪念邮票的设计意图。(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2 .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校历史小组举办了“共和国六十年发展历程”学习纪念活动,并向全校同学提出了问题,征集优秀答案。
(1)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解说词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来到当年井冈山会师的地址,当地导游说:“如果说上海把马克思主义接到中国,那么我们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写出你的理由。

(3)请对下面老照片上的“解说词”作解说。

(4)在报刊中,经常会看到右边的栏目设计。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栏目撰写内容介绍(至少3条)。
2020-02-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一大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B.标志中共已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2023-01-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第3枚:“中流砥柱”。

【邮票名称与编号】中流砥柱,图序20-3 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年7月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延安精神、抗日战争,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39--145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论持久战》、右下:延安宝塔山、上方正图:抗日战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左下角写着图名:中流砥柱,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凝聚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巍巍宝塔山,孕育伟大延安精神。抗日战争过程中,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了《论持久战》,科学论证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开启了古老中国涅槃重生的新征程。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该邮票发行于2021年7月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党中央何时到达延安?
(2)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何时?
(3)中共七大的意义是什么?
(4)抗日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2022-08-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邮票里的党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指出“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势力集中的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
B.此议决案来源于“中共三大
C.议决案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判断符合实际
D.议决案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2021-01-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境遇。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⑤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 .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英国、日本式道路由北洋军阀政府主导   ②美国式道路导致中国社会巨变
③俄国式道路出现在五四运动以后   ④中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之后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0-02-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中心校区)2020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4-08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三次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人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邦国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它的核心是家与国相贯通,强调爱家向爱国的纵向提升。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在传统的家国同构格局下,家庭、家族与邦国的组织结构一致,个人、家庭、家族、邦国、天下形成一个等级序列,每个个体与层级具有固定的角色和功能。君主由治家而及于治国,用治理家族的方式来管理国家,逐渐成为朝廷和国的代表,忠君即爱国就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在构成国的千千万万个民众之家,以父为最高管理者,孝为最核心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在家族管理方式上效法帝王之家,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

——摘编自张倩《从家国情怀解读国家认同的中国特色》

古希腊的家庭是城邦生活的最小共同体单位,家庭的代表是父亲,即使是儿子的债务也要算到父亲身上,若是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则显示了父亲的幸福。在家庭内部,父亲是家庭的创立者,给家庭带来荣誉和处罚,维护它的正义和正确,对家庭成员有绝对的控制力:可以发表命令支配他人。儿子作为城邦的延续者,一方面要顺承前者,另一方面则总悖逆父亲,逐渐从父亲手里接过家庭的掌控权,之后还要孝敬赡养父亲。由于希腊城邦的高度发达,它在方方面面相对其他政体具有优越感,并继续巩固维持自己。这个过程需要所有公民同心协力,为此需要使每个家庭能够和睦相处,并将城邦的意志贯彻到家庭的意志中去,父亲就负责执行这一职责,即教育后代,防止有人引诱他们学坏。而家庭的存在就在于提供一个较小的、亲近的环境给城邦的青年以成长空间,最终让他们为城邦服务。

——摘编自《古希腊和基督教家庭观比较》

材料二《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人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观念与古希腊家庭城邦观念的不同,并分析其对各自文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分析推动中国古代家国意识向近代民族主义演进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