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

材料二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我们应该号召全国工人、农人在本党旗帜之下去加入此种战争。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1922年)

材料三   党必须为国家民主生活的更加发展和民主制度的更加完善而斗争。党必须从各方面巩固工人和农民的兄弟联盟,巩固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巩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关系。帝国主义和反革命残余分子是要破坏我国人民的事业的,因此,党必须提高革命警惕性,同危害我国独立和安全的势力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进行严肃的斗争。

——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956年)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大会规定中共成立后的任务及其直接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一句话概括中共二大提及的中国“现状”,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中共针对此种“现状”所采取的斗争举措及其成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2022-04-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某校将红色文化学习基地定在上海。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上海红色文化特色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3 . 中共党史中,被称为“开天辟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四渡赤水河B.中共一大召开C.飞夺泸定桥D.甘肃会宁会师
4 .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建设之路)

材料四   


(创新之路)

材料五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请写出李鸿章、康有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写出材料二所述事件指的是什么?
(2)请列举3个材料三中“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历史事实?
(3)材料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五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回答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坚持道路自信?
2021-12-0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中学、海南州贵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1年,中共大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主张。1922年的中共二大提出了“联合”“援助”国民党等民主派,并与之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国情的特殊性B.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C.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D.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
6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的历史判断。这些历史判断的演变表明中国共产党
时间概况
1921年做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发挥对工人运动的技术指导功能
1922年做革命联合战线中的“合作者”监督者”
1923年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袖",中共是在这个“领袖"领导下的“同盟者”

A.顺应了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B.掌握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C.着力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D.放弃了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贯彻
7 . 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体现了不同时代思想家对于优良政治生活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思想之盛起,亦每在社会衰乱之时,盖仁智兼全之士,见政治之崩坏,生民之痛苦,而思有以补救之,政治思想遂因以成立。……先秦时代号称有百家之学,然政治思想之体大思精,可以成家而文献足征者,只儒、墨、道、法之四派。秦汉以后至于清初之政论,殆难出四者之范围。其间虽时有修改调和之迹,未必纯守师说,而渊源可按,先秦之影响历二千年而未绝。

——摘录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在第一号《青年杂志》上写道:“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重点推介的是“法兰西之哲学者”。后来还强调了西方强国的教育精神各有不同:“英吉利所重者,个人自由之私权也;德意志所重者,军国主义,举国一致之精神也;法兰西者,理想高尚,艺术优美之国也;亚美利加者,兴产殖业,金钱万能主义之国也。”中国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共和国体需解决“政治的觉悟”与“伦理的觉悟”问题。

1920年年初,陈独秀在武汉作了题为《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的演讲,明确地提出:改造中国社会的“三方法”即是“三个打破”:“打破阶级制度,实行平民社会主义”、“打破继承制度,实行共同劳动工作”、“打破遗产制度,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有,应归为社会的共产”,而总的信仰应是“平等和劳动”。同年4月,经李大钊的介绍,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会晤,随后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寓所举行了多次活动。

——摘选自赵菲《论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遂因以成立”的时代背景,并举例说明法道儒墨“政治思想之体大思精”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陈独秀的政治思想的转变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1-11-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1920年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与宣传形成更加广泛深入的声势,更多介绍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报刊和书籍层见叠出。这一局面
A.使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C.表明信仰马克思主义群体已形成
D.是工人运动发展壮大的必然产物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1-06-0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列宁指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任务,第一步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统治。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和农民。在取得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胜利后,就能将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19222月,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九国公约》,条约名义上承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实际上中国呈现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为满足各自利益的需要,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混战。19207月,直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后,控制了北京政权,而各省军阀提出“联省自治”,军阀战争不断,给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1935年初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8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二大提出“最低纲领”的历史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国内外“危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