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中国共产党诞生③国民革命军北伐④武昌起义
A.④①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2 . 近代中国人的道路探索

材料一   梁启超曾把近代国人的思想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想到堂堂中国衰败到这田地,都因为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材料二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三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后不久,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1)近代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上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中任选一件,概述其历史作用。
(2)指出材料二“纲领”通过的时间,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纲领”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
(3)指出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理由。
3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2021-09-28更新 | 272次组卷 | 80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妇女问题的部分文献统计。这反映出
1919年李达《女子解放论》
1921年陈独秀《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
1922年李大钊《现代的女权运动》
1922年中共“二大”《关于妇女问题的决议》
1920年—1923年陈望道《妇女评论》
1923年一1924年邓颖超《女星》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扩大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C.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D.民主革命社会基础逐步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我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 .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制订的实际工作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运动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中共一大后不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这-做法主要是基于
A.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B.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C.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7 . 虽然从形式上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受到共产国际的极大影响,但其反映的诉求却完全是中国的,现阶段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这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
A.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确立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D.尝试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1-06-01更新 | 58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富锦市第三中学、农垦佳木斯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基本情况概要

项目概况
接受马克思主义前的思想构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主义”、“学说”的影响,其中改良主义影响最广,一类是康、梁维新思想的信奉者;另一类主张倡导“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文学革命”、“实用主义”
年龄结构平均年龄为28岁,年龄最小的为19
教育结构具有大学学历的有9人,其中有6人曾留学日本:在国内获得大学学历的4人中。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有3人;具有中等师范学历的有4人;中学学历的有1
职业结构多为教师、编辑、记者或学生等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人数北京2人、湖南2人、武汉2人、济南2人、上海2人、广州2人、旅日共产党组织的代表1

——摘编自李亮《中共一大代表群体思想结构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哪里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A.北京B.南京C.上海D.杭州
10 . 1922年,中共二大决议指出,“人民”包括“资产阶级、工人或农民”,而敌人是指“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既是与“人民”相对立的群体,也是“民族”的敌人。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B.中共结合国情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认识的深化D.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了革命的对象
2021-03-11更新 | 845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