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揭帖、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A.扶清灭洋,杀尽鬼子——甲午战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四运动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辛亥革命D.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2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2016-11-27更新 | 265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27年5月30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关于中国革命的电报中指出:“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的土地作出让步是必要的。只应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不要触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如果形势需要,暂时可以不没收中地主的土地。”共产国际发出这一指示的目的是要求中国共产党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维持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合作
C.积聚城市暴动的武装力量
D.纠正土地革命中的过激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016-11-27更新 | 1160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届河北鸡泽县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周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6 .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中共中央这一方针
A.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
B.推动了农村的土地革命
C.标志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D.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016-11-18更新 | 2400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3~1927年,苏共中央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122次讨论,作出了738个决议,这些决议通过共产国际来指示给中共中央。1927年7月底中共已决定南昌起义了,莫斯科还发来由斯大林亲自决定阻止起义的电报。这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A.中共对本党的政策没有决策的权力
B.苏共通过共产国际指导中共革命斗争
C.苏共反对起义是希望维持统一战线
D.中国革命对苏联国家利益非常关键
9 . 下列有关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为国民革命运动开始的标志
B.在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第一次合作
C.国民革命军经过半年时间,势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D.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蒋介石赞成民族主义而不赞成社会革命,他因一直行进在他的各师前面的左派宣传团的活动而变得‘惊慌起来,这些宣传者在农民和城市工人中间活动。”与上述材料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皖南事变B.中山舰事件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 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2011-07-11更新 | 5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