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来所以屡屡失败,“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张宝明《<新青年>百年典藏3语言文学卷》

材料二   各地的口号很多,大同小异,但最中心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用当时爱国运动参加者匡互生的话说,这是五四运动标出的公用语。这种纲领性的口号的提出,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对革命主要对象的认识,当然,它同一九二二年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相比,尚欠明确。但它已经大大超过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

——摘编自朱玉湘《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概括陈独秀对“辛亥革命以来所以屡屡失败”原因的认识,从思想文化层面,指出陈独秀为继续推动革命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时期政治纲领的内涵,相比五四运动的纲领性口号,简述中共二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明确之处。
2022-03-0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A.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影响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D.确立了国民党专制统治
3 . 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C.探索开辟民主革命新道路D.开始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
4 . 毛泽东同志的部分展历:1924年1月,任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10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11月,创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同志的履历折射出这一时期
A.国共两党阶级立场一致B.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
C.农民成为革命主导力量D.国民党放弃革命领导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
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七惨案后,李大钊指出;现在中国是在资本帝国主义压迫之下,试看全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阶级谁能反抗?只有无产阶级。在“三大”后,李大钊更进一步指出:我们加入国民党的“目的在于改组它,改变纲领,并设法使它同群众相联系”。他意在强调
A.无产阶级是当时中国唯一的革命动力
B.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C.无产阶级要争取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
D.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6年,《国闻周报》载文称;"每年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失业者,即无异于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革命者"。当时有青年也焦虑地投书报纸;"依着总理的遗嘱,含辛茹苦,继续冲上革命战线去努力吗?固所愿也,然而哪里有养活臭皮囊的经费?"这反映出,当时知识阶级参加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完成总理遗愿B.为现实生计所迫
C.北伐胜利进军D.受激进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2-01-20更新 | 23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0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关系
2022-01-05更新 | 20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1924年3月8日,广州各界妇女在第一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提出了“反对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情形的外国帝国主义”“反对资本家对于妇女的压制”等主张,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兴起
C.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D.北伐战争推动妇女解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