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浮雕再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光辉历程,下图为其中六幅浮雕(局部)。



从以上浮雕再现的相关史实中选取任意一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为它编写一段简介。
2 .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部分条陈表述为“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材料旨在强调(       
A.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B.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利于五四运动爆发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D.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很快波及其他城市……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上述材料说明该运动中(     
A.中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B.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C.马克思主义思想行得到广泛传播D.爱国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4 . 观察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共诛卖国贼》(下图),该漫画主要揭示出五四运动时期
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卖国贼”,右下侧三只鸟附文分别为“商界”“学界”和“工界”。
A.革命力量逐步走向联合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实业救国思潮渐趋兴起D.社会主要矛盾根本改变
2022-03-24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京的学生们看到《晨报》上“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的呼号,踏上了示威抗议之路。而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也端赖报章之力。据此可知
A.舆论宣传推动五四运动的进程B.五四运动是报纸宣传掀起的革命
C.报刊宣传决定了民族进一步觉醒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万众一心,誓灭倭寇”
③“还我青岛”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7 .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指
A.辛亥革命B.武昌起义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

事件时间主要经过
五四运动1919北京3000多名学生的爱国行动发展成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1925中共组织下,上海大批学生、工人涌入租界讲演宣传,揭露帝国主义枪杀工人代表中共党员顾正红等罪行,声援纱厂罢工。后发展成大规模民众性反帝运动。
三一八惨案1926北平学生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率领下集会,通过了驱逐帝国主义公使、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后群众游行请愿遭镇压。
一二·九运动1935中共领导下,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引发了全国性的民众反日救亡浪潮。
五二0运动1947中共领导下,5000多名学生在南京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联合大游行,遭国民党军警镇压,引发全国范围更大规模斗争。
四一惨案1949南京10所大专院校学生及部分教职员工6000余人举行大游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遭镇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国民卷)》等


从如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1-02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下图所示是某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专栏中展示的一幅图文资料。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五四事件”以后不久,上海商业区的52条街道的商人和居民组建了52个街道联合会。不久,他们又组建了“上海马路联合会总会”的中心组织,成为了上海最有影响的社会组织之一。后来,它领导了上海居民要求民权的一些运动。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发展了劳工组织B.传播了社会主义
C.团结了社会力量D.扩大了民权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