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4月底,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交涉失败、日本要求中国撤换两个专使的消息纷纷传来,北大学生开了一个会,并且捐了几百块钱:一方面用于打电报给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他们坚持:一方面用于通电全国,反对因为外国压迫而撤换本国专使。这两个电报打出以后,所捐电报费还存300元左右,后拿出来买竹布等游行用品。53号,北大同学们在宿舍和新潮社(位于红楼一层22号)内奋战一夜。用长竹竿做大旗子,小竹竿做小旗子。并且推罗家伦撰写《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印刷多份散发。第二天早上,他们还准备了一个英文的备忘录,送给各国使馆。而三个总代表因为准备有关文件,直到下午110分左右才赶到天安门集会。

——摘编自1931年罗家伦《关于五四运动的回忆》

材料二   北京特约通信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张宗祥大受夷伤。乃于昨日(四日)星期休假国立大学及各专门学校学生举行游街大会,以为国民对于外交表示誓正到底。午后一时许,各校学生结队数千人在天安门齐集。各执白旗,大书誓死力争青岛,不争回青岛毋宁死,取消二十一条等语。

——摘自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

今日午后两点,各校生五千人入使馆界,执旗书“誓死争青岛”及“卖国贼陆曹章”的字样。后又拥至曹宅,初极文明,警察弹压,激动公愤,有举火烧宅者。(四日下午九钟)

——摘自1919年5月6日上海《中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的不同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能确认的历史事实和结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4月底,当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的消息北传回国内,一些学生组织,包括新潮社等召开了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在5月7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活动。很快的这项决定就得到了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团体的支持,5月4日下午,大约有3000多名青年学生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示威游行。在总罢课实现后,北京的青年学生很快就创办了《救国周刊》,天津学联出版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五四运动之后,所有中等以上学校的讲演团也普遍的建立起来。他们分组分段到人员稠密的商业区、庙会、景区等地方举行演讲,之后走入乡村和工厂。经过紧张的准备,“6月16日,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学生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学生联合(即全国学联)成立大会。全国学联设评议部和执行部,会址设在上海。全国学联根据形势发展,指导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不断走向深入。青年学生在此次抵制活动中所展现的国家民族意识给予了中国代表团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有力的促进了山东的回归(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

——摘编自徐琳琳《“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浮雕再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光辉历程,下图为其中六幅浮雕(局部)。



从以上浮雕再现的相关史实中选取任意一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为它编写一段简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时期宗教、迷信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法国教育的世俗化逐渐推进,由于上流社会女性活跃于法国政治文化中心,女子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的观点受到抨击,女子教育得到发展。如诺亚尔学校重视逻辑思维训,圣西尔学校关注女孩的健康与卫生,除此之外新思潮碰撞的场所——沙龙,也是女性接受非系统教育的地方。到18世纪法国女性识字率上升至45.3%,但是不同阶层女孩受教育程度不同,如18世纪巴黎地区入学女孩中,来自军官、商人、手工业者比例最大,农民阶层的女儿入学率微乎其微……19世纪以来,女性要求获得受教育权的抗争一直在持续,直到狄律依法案确定500人以上的市镇女子可以获得免费义务教育,卡米耶法案确定了中等教育向女子开放。19世纪80年代,法国一些大学向女子开放,女子教育经历了一个长期且曲折的过程。

——摘编自曾咏柳《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近代女子教育不再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使妇女具有独立人格,随着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民女性获得求学的权利,改变了“贵族式”教育的模式。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女子与男子在教育上当然绝对的平等,要是不平等,就不得谓之平民教育”。此外为了解决入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活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不仅影响“留法学界”,而且“影响华人在世界之地位”。五四时期的教育变革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贾任军《五四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法国女子教育的特点,并分析该时期女子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女子教育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人余光中纪念蔡元培曾写到:“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作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

——摘自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城市。到20世纪20年代初,各类工厂工人占总人口的%,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的工人,则要占到%以上。……陈独秀携《新青年》南下上海,思想更趋激进,他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宣扬共产主义。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也在此地成立。……后于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会议,发表党的纲领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摘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婴孩洪亮的哭声”的导火线是什么?并简要概括20世纪20年代“闹醒的中国”在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望志路召开会议”的确切时间。仔细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会议”为何在上海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