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无产阶级的这一变化始于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南昌起义D.新文化运动
2021-01-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当时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卷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特别是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以商业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工人带头,全市六七万工人罢工。同时,上海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这一系列的正义之举
A.主要原因是外争国权的失败B.促进了反帝爱国民族力量的凝聚
C.配合了国民革命军胜利北伐D.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
3 . 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找出新世界”,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做了惩前毖后与承先启后的表示”。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B.划时代的人民群众救国运动
C.传播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
A.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D.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
2021-03-19更新 | 43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月4 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从6月初起,为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给北洋军阀政府重大压力。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此后,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编写一幕发生在五四运动时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扣紧相关政治与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020-10-17更新 | 43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编写人物对话非选择题-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6 . 作为100年前的历史事件,作为彰显民族精神的历史运动,它具有厚重的价值。它不仅铸造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而且汇集了中国人民伟大觉醒、中国革命形态转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建立等历史价值精华。据此推知,这一历史事件
A.彻底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B.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D.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7 . “        ,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应填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X1919年5月4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比较三组史料,分别说明其在研究五四运动中的史料价值。
(2)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B.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2020-07-03更新 | 86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919年6月19日,吴佩孚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政府“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下对该电文所指的历史事件,分析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诱因B.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
C.促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D.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