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五四运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从唯物史观分析五四运动的爆发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不可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错综变化导致运动的爆发
C.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D.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以往的救亡图存运动无关
2 . 胡适在评述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荒唐的中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南昌起义
19-20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3 . 民国八年, 美国哈佛大学的伍德致信《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和谈代表根据首都的指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此举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支持。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采取的这一行动都有法律和道义上的支持”。这一评价间接说明五四运动
A.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B.使北洋军阀统治土崩瓦解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支持
2019-11-16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芮恩施指出:北京学生掀起了大事。千百年来,有组织的舆论第一次在中国发动了。在山东问题决定前后,由于学生的行动在先,商人同情继起于后,中国自觉了。对“中国自觉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全面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
6 .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它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C.它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D.它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7-12-20更新 | 17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材料反映出
A.毛泽东主张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
B.五四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C.毛泽东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D.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9 . 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2016-11-18更新 | 711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1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A.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B.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D.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