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前,各方势力都没有正式打出“文化运动”的旗号。此前,新派人物的惯用词是“革命“改良”,而不是“运动”:五四以后,“运动”才成为舆论界的流行语,连“文学革命”的倡导者胡适也将“文学革命”称为“新文学运动”。这一变化反映出五四运动后(       
A.新思想成为社会主流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增强
C.白话文运动异军突起D.群众性力量日益受到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鸦片战争以后,国人或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或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则提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这表明五四运动
A.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推动社会各阶层的联合斗争
C.拉开了民族意识觉醒的序幕D.实现了反帝与反封建的统一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学说。平时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玩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1921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运动。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四:这次学生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引起“罢学风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材料四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生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9年11月,李大钊发文评价五四运动,称其“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这体现了五四运动
A.追求正义自由的理想
B.具有苏俄革命的模式
C.爱国牺牲的责任意识
D.兼具社会革命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0年初,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开始深入京郊的农村、工厂,向农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尝试建立工会。这一现象
A.由俄国十月革命导致
B.开启青年学生参政先河
C.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
D.暴露北洋政府黑暗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