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观察下列图片,完成要求。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图片中选取三幅相互关联的图片,指出共同反映的一条历史信息,并简要说明和评价。(要求:写出图片名称和一条历史信息,说明和评价简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到1919年底,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1925年迅猛增加到81条,报刊的发行量也随之增加。这主要是因为
A.西方民族观念的传入
B.精英阶层的民族主义观念日渐成熟
C.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报刊作为大众媒体更注重开启民智
18-19高一下·浙江台州·开学考试
3 .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下列选项中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①都形成了统一战线
②都构成了对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
③都由国民党政府所领导
④都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7年4月,蒋介石第一次成为了美国的《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见图)上面有简单的人物介绍::GENERALCHIANG KAI-SHEK (蒋介石将军“……roseout of the sun-set”(在孙陨落之后升起),关于这个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此时之所以能成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B.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实际掌控者
C.第五次围剿取得胜利,迫使红军长征
D.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苏联
1917-1930张勋复辟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国民党一大。孙中山逝世。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反对帝国主义三次武装干涉并获得胜利。俄共(布)通过“新经济政策”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1-1949九一八事变。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平型关大捷。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日本宣布投降。重庆谈判。国民政府覆亡。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斯大林格勒战役。参加雅尔塔会议。苏联对日宣战。对德国的西占区实行“封锁”。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0-1977毛泽东访苏。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大跃进运动。刘少奇逝世,基辛格访华。恢复高考。斯大林逝世。苏共召开二十大。撤走全部援华专家。武装侵犯中国珍宝岛。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78-2000建立沿海经济特区。颁布第四部宪法。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革。“汪辜会谈”。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武装入侵阿富汗。宣布单方面裁军50万人。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二十七大通过加速发展战略。叶利钦访华。

上表为20世纪中苏(俄)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苏(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6 . 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航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民主共和”
B.“革命统一战线”
C.“新三民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
2018-02-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影响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土地革命的开展
9 . 阅读图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综合两幅地图,提炼一条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提炼简洁明确,史实调用准确无误,说明逻辑合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