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2020-10-28更新 | 3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设置了领导农民运动的专门机构并规定其职能和任务。从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还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为广东提供了一批开展农民运动所急需的指导和宣传人才。国民党的上述做法旨在
A.践行“扶助农工”的政策B.提高农民的革命意识
C.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D.推动国民大革命开展
2020-10-15更新 | 260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5-1927年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在组织上、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一个稳健的提升;南方地区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推进B.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4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表中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影响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土地革命的进行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其主要目的是(     
A.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B.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
C.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维护国共合作
6 . 某纪实文学记载发生了20世纪20年代的一次誓师场景: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列强”、“除军阀”等口号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的军队最有可能是
A.工农革命军B.国民革命军C.八路军D.新四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