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国民大革命运动(1924年1月——1927年7)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战线建立)(1924年1月)
1) 原因:打倒列强,除掉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重要性。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长期革命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___的实现)
①时间:1924年初。② 内容: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__________;同意共产党员以______身份加入国民党;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
③ 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的实现和_______________的正式建立,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3) 合作形式:党内合作: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4) 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为国民大革命培养军事领导人才)
① 原因:经历了数次革命后,孙中山深感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② 标志:1924年,在广州成立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由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并派许多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到军校学习。
③意义: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5)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3月)
①条件:1925年,成立广州国民政府,编建国民革命军
②目的:打倒___________,推翻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
③对象: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结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______,基本上推翻了_________的统治。
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 原因:随着北伐顺利进行,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农民运动等一系列问题上意见相左,矛盾日益激化。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屠杀共产党。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放弃了___________
(2) 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7)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评价
①功绩:基本上推翻了__________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__________的侵略势力。
②对共产党影响:共产党受到了历练,扩大了影响,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广大群众受到革命洗礼。
③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_________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________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2022-12-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国民革命
(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____成立,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
(区别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即北洋军阀政府)
(2)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流域,基本推翻了____的反动统治。三个敌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失败
①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
②标志:1927年4月12日,____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2022-10-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国民大革命最大的功绩是________;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2022-06-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7单元
4 . 1927年7月14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统一本党政策案》,规定:“凡列名国民党员,在各级党部,各级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中任职者,应自即日起,声明脱离共产党,否则一律停止职务。”该政策案的发布说明
A.蒋介石准备发动反革命政变B.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C.国民党右派极力破坏大革命D.国民党加紧镇压南昌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安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引起了经历大革命失败并关注中国前途的学者们的思考,引发了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论战中,中国是否有过奴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起讫时间、特点以及接续其后社会的性质,即是否有“商业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出
A.先进人士对中国命运的思考B.救亡和启蒙成为时代的主题
C.唯物史观主流地位已经确立D.学界对时代的认识逐渐趋同
2022-04-06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必刷卷04-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
6 . 对图片所示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使革命势力从长江流域扩展到珠江流域B.基本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中国各革命阶级大联合是其推进的基础D.孙中山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2022-03-0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C.探索开辟民主革命新道路D.开始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
21-22高三上·湖南怀化·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27年7月28日,斯大林在发表的《时局问题简评》中指出:“在几个月以前,中国共产党人不应当提出成立苏维埃的口号”,“现在,相反地,成立苏维埃的口号可以成为真正的革命口号”。斯大林的论断反映了
A.斯大林对中国革命认识提高B.中国共产党受共产国际的指导
C.中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D.中国成立苏维埃条件完全成熟
2021-12-23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国民大革命后期,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会议决议案中指出,既要防止军事政权的向右,又要防止民众运动的“向左”。这一决议旨在
A.防范国民党右派叛变B.把控革命发展的方向
C.压制高涨的工农运动D.推动北伐高潮的到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