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12—1947年中国22省农民的身份变化情况表(单位:%)。据此可知
时间合计自耕农半佃农佃农
1912年100492328
1931年100462331
1936年100462430
1947年100422533

A.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16-12-13更新 | 25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塘沽二模)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的中国贝币                           秦统一货币                         中国最早的纸币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材料二   

1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券,正面印有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
2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右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
3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发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2-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D.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是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7 . 1928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1929年修改为《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又通过了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结果是该法律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农民踊跃参军支持革命。土地法的不断变化发展表明
A.必须根据主要矛盾变化调整革命纲领
B.党对土地斗争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完善
C.标志着中国苏维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D.这些法律不符合当时农民的革命需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制度的制约下,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官绅、地主、商人,还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的最终目标乃是买田置宅,或科举入宦。就商人而言,从事工商业并不是他们最终的追求,而只是达到这些终极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已。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

材料三   与此同时,许多根据地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仅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1930年前后,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政权建设比以前更加有条不紊,内容更加全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刘孝连《浅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四   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年之后,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解放军官兵60余万,支前民工230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在身后是3倍的支前民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土地制度发生怎样变化?材料二的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这两个时期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调整?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2021-02-24更新 | 21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山西运城市高三4月调研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扩大根据地的群众基础B.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C.实践“平均地权”思想D.增强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2020-11-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