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根据地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利于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B.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建立
C.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壮大D.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巩固
2022-03-0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这表明
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平均分配

A.中共更加明确了土地革命的对象B.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了重大改变
C.土地革命的依靠力量发生了改变D.依靠法律指导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3 . 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实际上是以货换货,以物换物,即把苏区生产的粮食、钨砂、木材等出口到白区(国统区),换回食盐、布匹、军工材料和医药器材等。由此可见,这一做法
A.改变了苏区的贫困落后面貌B.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缓解根据地经济困难D.推动了根据地国际贸易的发展
4 . 1928年6月,全国党员为4万多人,其中农民占76.6%,……工人只占10.9%。1929年7月6日,中共现有133655名党员,其中只有30个城市中的3435人事工人,占2.57%。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党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显著提高B.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巩固
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出现转移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021-12-19更新 | 48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12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革命B.国民革命北伐胜利进军
C.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D.“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6 . 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乡、区乃至县政府的执行委员会,“都是用一种群众会选举的。一哄而集的群众会,不能讨论问题。”“一些地方有了代表会,亦仅认为是对执行委员会的临时选举机关;选举完毕,大权揽于委员会,代表会再不谈起。名副其实的工农兵代表会组织,不是没有,只是少极了。”这一观点意在
A.促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D.强调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
2021-12-17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A卷)
7 . 红军最初在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战略中不受重视,定位也很模糊,造成与各级党组织的关系难以理顺,1930年中央领导人李立三让红军脱离苏区进攻大城市。同年9月的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高度重视红军和苏区的新战略,随后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强调革命重心在农村苏区。材料说明了
A.城市中心论忽视红军发展B.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C.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探索D.各级党组织健全的必要性
2021-12-13更新 | 6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新泰一中老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湘鄂西根据地发行的壹元信用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湘鄂西根据地发行的壹元信用券加以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制定了新的策略路线。这里的“新”是指
A.纠正了右倾错误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C.创建农村根据地D.以城市革命为中心
10 . 1928年,中共中央在《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中指出:“农民的武装暴动只有在都市中革命潮流高涨并受工人阶级指导的时候,才可得着胜利。脱离了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农民暴动,是定遭失败的。”据此可知,中共中央当时
A.仍受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B.坚持走苏俄革命道路
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放弃了革命统一战线
2021-12-06更新 | 47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新泰一中老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