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1942年毛泽东总结道:“我党在过去三个时期中,大革命时期更生动活泼,十年内战时期犯了教条主义,党内外都是一切打倒,造成孤立自己,直到现在坏的传统仍然存在。”为了改变当时的教条主义,毛泽东(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C.论证了联合政府的合理性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4-02-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推动土地分配顺利开展,凤山县委组织了6个宣传队,分别到那禄乡、长里八达乡等地宣传土地政策。东兰县开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培训东兰和凤山两县的党员干部。东兰、凤山县委也指示各区、乡组织雇农工会,作为在农村开展土地分配工作的基本群众组织。土地分配根据《土地法暂行条例》以乡为单位“按照全乡贫苦无土地的农民人数,由土地委员会决定分配的标准”,然后召开全乡农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最后发给土地证。

——摘编自余涛《中心与边缘:左右江苏区土地革命新论》

材料二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十一条   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第十二条   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侵犯。

第十三条   为贯彻土地改革的实施,对于一切违抗或破坏本法的罪犯,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所选举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之。

——摘编自《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共东兰、凤山县委“为推动土地分配顺利开展”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土地分配所属的历史时期。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意义。
2023-01-23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由于历史局限性,农民无法认识到中国的未来是工业化、现代化……工人阶级拥有现代工业和资本主义经历,从而具有组织能力,他们摆脱了农业循环的狭隘性,因此能够带领中国走向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时代。材料旨在强调(     
A.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经验B.发挥工人阶级革命主力军的作用
C.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D.农民阶级无法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2022-11-23更新 | 418次组卷 | 7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河北专用)03
4 . 某时期,中共强调在土地政策上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地主也同样分得一份土地。一时间粮食产量提高一二成,农民生活改善,能吃饱饭,踊跃参军支前。这一举措(     
A.得益于国共两党的政治合作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群众基础
C.彻底变革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有助于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2年5月,毛泽东在给中共苏区中央局的电报中说:“在三次反‘围剿’战争后,我们的军事战略,大规模上决不应再采取防御式的内线作战战略,相反要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战略。在现时的敌我形势下,只有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才能达到目的。”毛泽东的这一主张着眼于(     
A.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遏制“左倾”冒险主义倾向D.争取共产国际认同中国革命道路
2023-0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20年9月17日,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20世纪20年代中共“真理本土化”的表现是(     
A.领导工人运动B.实现国共合作
C.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7 .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周恩来和叶挺等部分领导人在10月上旬转移到香港,在这里总结教训,决定命令起义军余部“各就所在地与农民结合,努力实行农村斗争”。材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B.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C.中共停止“城市中心论”的苏俄式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8 . “中共和苏维埃共和国的各种政策主张和法令、法规之所以能够在乡村中顺利地得到推行……乡村苏维埃功不可没。1930年至1933年底,大批受难的民众从国民党统治区逃往苏区,就最明显不过地反映了底层民众对苏维埃制度的认可。”这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政权建设效果显著B.粉碎了国民党五次围剿
C.思想建党原则形成D.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9 . 下表是1927年—1934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统计表(部分)
时间名称范围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湖南省与江西省的交界处。
1928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湖南、江西、湖北三省的边界。
1929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福建与广东三省交界处。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
1932年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交界处。

表可用来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革命道路的探索初见成效
C.党中央抛弃了俄式道路D.国民政府不重视边界地区
2022-08-28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0年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启赤、白地区的“对外贸易”,方志敏提出“见钱见物”,专门成立“对外贸易处”。至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时,革命根据地已设立了18个对外贸易处。这些举措(     
A.动摇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B.加强了中共与苏俄的经济交流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为根据地争取到国际物质援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