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毛泽东的这一判断缘于(     
A.国民革命的形势B.武装斗争的环境
C.抗日战争的需要D.工作重心的转移
2 . 1931年3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布土地一经分定,即归农民所有。同年10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土地私有权,提出了限制富农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正确政策。上述政策(     
A.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到支持B.以“统一战线”为理论基础
C.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3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一切祠堂庙宇及其他公共土地,苏维埃政府必须无条件的交给农民。”“没收地主豪绅财产,同时消灭口头及书面的一切佃租契约。”苏区据此制定并实施了没收宗族祠堂、土地财产的细则。由此可见,当时苏区
A.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B.革新了农村风俗习惯
C.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D.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
2022-04-21更新 | 691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邓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抗日战争时期,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国共两党阶级斗争推动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日益扩大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此时强调经济工作意在
A.进行经济结构调整B.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C.推动工作重心转移D.为军事斗争做准备
2021-09-28更新 | 4860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南省邓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8年,中共六大提出“在现在革命的阶段,共产党主要的策略,应该创设绝对大多数被残余封建势力剥削的农民群众的统一战线,从雇农起至中农止”。这一政策
A.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B.有利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C.贯彻了民族统一战线思想D.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中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有党组织),排设党小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上述规定旨在
A.确立党指挥权的建军原则
B.明确革命军队的政治任务
C.把发展党员定为中心工作
D.强化革命军队的军事纪律
2018-03-05更新 | 44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1月)历史试题
8 .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围剿”
C.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