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材料四 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并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史实加以说明。
2022-12-19更新 | 24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内容。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时间                    
1927-1937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1942-1946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7-1949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1952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①随着革命主要任务变化而改变       ②始终将阶级矛盾置于首要地位
③贯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针       ④关心广大穷苦农民的切身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对以下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会议主要内容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年2月9日《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左”倾错误
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
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