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4年,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会议报告估计“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的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据此确定的战略方针
A.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2 . 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8-09-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奋斗历程。你做为他的学习合作伙伴,请你为他提炼的关键词把把关
A.开天辟地错误
B.生死攸关错误
C.洗雪国耻错误
D.用词全部正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黎平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在湘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根据地的原定计划,而认为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区挺进。这反映出
A.红军取得长征中的战略主动地位
B.红军已找到完全正确的行军路线
C.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受到多数拥护
D.红军长征战略方针出现重大转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土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C.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分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方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下列有关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7-18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首歌曲描写的最有可能是
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9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注:东瓜和棠吉是编何城镇名称)。”
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③“秋收时节花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2018-02-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鲁迅先生曾向中共中央发过一份贺电:“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与这则贺电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挺进大别山
C.长征的胜利
D.淮海战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