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     
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3-12-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金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由于敌人的破坏,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链,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2006年国家邮政局特发行一张邮票(见如图),以纪念红军长征中的这一英勇战斗。由此判断,这一“战斗”是(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美国记者索尔滋伯里在其作品中写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面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场“战斗”(       

A.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开创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对下列残缺的近代中国形势图解释正确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燎原之势B.实现了红军战略大转移
C.为夺取国民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D.加速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这一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1935年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B.遵义会议的召开
C.长征的胜利结束D.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国民公报》发表时讯《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进军井冈山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挺进大别山
2022-03-0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蒋介石集中了一百万军队向各地红军进攻,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军事上采取“堡垒主义”步步推进。……战局日益恶化,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先后纵横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等十多个省份。……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一转移的成功,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此后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

——据《中国近代通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国共两党为深入推进革命所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请就歌词中“国民革命成功”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战略转移”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会师地点为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0 . 工农红军1934~1936年的长征是“伟大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2021-08-28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2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